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今年在上海演出量为何创历史新高?竟达4场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自成立以来已走过五个春秋,其巡演足迹每年都涵盖上海,演出次数一般稳定在两到三场。但今年,乐团在上海的演出次数却攀升至四场,这一显著变化在上海音乐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演出新高
苏州民族管弦乐团在本年度在上海的演出频次创下了新高。艺术总监彭家鹏的指导下,乐团在11月顺利举行了“炎黄风情”和“吴越春秋”两套音乐会的连番演出。这些作品也是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的参展项目。预计到12月份,乐团将参与“时代交响”展演,并呈现两场音乐会的精彩内容。
《炎黄风情》
11月13日晚,上海东方艺术中心迎来了《炎黄风情》的精彩演出。该作品由鲍元恺于1991年创作而成,是一部规模庞大的管弦乐组曲。它巧妙地融合了我国民歌的旋律和西方管弦乐的丰富色彩,生动地展现了生活的多姿多彩。2021年,专为苏州民族管弦乐团量身打造的中国管弦乐版本问世,展现了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经典与原创
11月14日晚,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迎来了乐团的到访。在此,乐团演绎了《节日序曲》等三部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管弦乐作品。此外,他们还呈现了两部由乐团委约创作的原创作品。其中,姜莹的《艰难与辉煌》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而特别创作的,而李滨扬的《吴越春秋》则生动地描绘了吴越争霸的历史画面。
指挥彭家鹏
彭家鹏民族管弦乐队演奏图,一位担任乐团要职的指挥家,构成了乐团的中坚力量。自小学时代起,他就对古典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因其在交响乐团指挥方面的出色表现而声名远播。然而,在初次尝试指挥民族乐团之际,他深刻感受到了这项工作的不易。民族乐器以其独特的个性与巨大的发展潜力著称。在苏州民族管弦乐团的五年磨砺中,彭家鹏正致力于将民族音乐引领至管弦化与交响化的新高度。
作品创作
该乐团将“丝竹江南”与“丝竹交响”确立为其艺术宗旨,在过去五年里,委托了超过十位作曲家,成功创作了15部规模庞大的中国民族管弦乐作品。其中,有6部作品被文化和旅游部选为扶持项目。这一系列举措充分反映了乐团在艺术创作领域的努力与专注,同时也显示出乐团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同时,对国际审美趋势的关注与融合。
乐团发展
自乐团成立以来,历经五年时光,其演出活动已遍布苏州以及世界各地,累计演出场次已超过600场。乐团曾四次发起国际巡演,行程遍及12个国家,22个城市。考虑到苏州与上海在地理位置与文化上的紧密关系,乐团对上海抱有深厚的情感,并持续努力将新作品带到上海进行演出。上海是乐团在苏州以外演出频率最高的城市之一,并且其上座率一直保持着稳步上升的趋势。
苏州民族乐团在未来发展中民族管弦乐队演奏图,其新亮点备受瞩目。敬请读者留言分享您的看法,同时给予点赞,并积极转发,共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