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汉寿拆除机关大院围墙!这一堵墙的拆除释放了多少民生温度?
3月24日,澎湃新闻报道,在傍晚华灯初上之际,湖南汉寿县委大院内部,市民们正悠然散步、休闲放松。这一温馨的画面,实际上反映了当地“拆围透绿”工程所带来的积极变化,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拆围透绿”行动开启
2022年,汉寿县开展了“拆围透绿”项目,该县党委和政府率先行动,带头拆除了围墙。在县城范围内,除了中小学校机关单位拆围开放,共有38个机关和事业单位也纷纷响应号召,完成了围墙的拆除工作。自那时起,原本封闭的机关大院开始向市民开放,那些曾显得神秘莫测的机关区域也逐渐融入了市民的日常生活。
市民休闲新去处
下班时刻,汉寿县委、县政府的大院变得热闹非凡。周边的居民络绎不绝,他们或漫步机关单位拆围开放,或挥拍打羽毛球。春天,大院里绿意葱茏,孩子们在稀疏的树林和草地上嬉戏玩耍,人们在此度过悠闲的时光。此举不仅为市民增添了新的休闲去处,也使得城市生活充满了生活气息。
空间利用最大化
封闭已久的机关大院空间得以开放,转变成周边居民休闲的场所。对于土地资源日益稀缺的城市而言,这无疑是一种高效的空间利用策略。老城区居民得以享受到“窗前见绿”的休闲环境,上班族也找到了一条节省步行的便利路径,“拆墙透绿”使得城市空间得到了更充分的利用。
拉近干群距离
拆除围墙不仅重塑了城市的空间布局,而且加深了干群之间的联系。在敞开的机关院落中,民众得以近距离体验政府的工作场景和氛围,而公职人员亦能更直接地洞察民众的诉求和心声。这种直接的互动,有利于增强政府的公信度和服务效能。
多地“开门纳客”成趋势
近期,众多地区的政府部门纷纷采取“开放大门”的措施。部分区域开放了政府大院内的食堂,并推出了价格优惠的套餐;而在某些地区,节假日时,停车场、洗手间等设施也对公众开放。这些举措反映出执政思想的重大转变,有效缩短了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距离。
“开放共享”意义深远
汉寿县推行的“拆围透绿”举措,不仅拆除了实际的物理障碍,更消除了干部与群众之间存在的心理隔阂。通过用“开放”理念取代“封闭”观念,用“共享”精神替换“独享”做法,展现了亲近民众的姿态和开放包容的态度。此举措为其他地方政府提供了参考,让我们对未来充满了更多美好的期待。
您认为有哪些途径可以增进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联系?敬请点赞、转发本篇文章,并在评论区留下您的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