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军事会议上宋时轮甩脸色,粟裕威望竟不如陈毅?真相惊人
有人持这样的看法:在华东野战军中,粟裕的声望似乎不及陈毅。然而,实际情况却与此截然不同,粟裕实际上拥有众多坚定的拥护者。
麾下“三大铁拳”
叶飞、陶勇、王必成被誉为粟裕的“三大铁拳”。在苏中部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一师之际,粟裕担任师长,该师成为战斗力最为卓越、抗战成绩最为显赫的部队。在第一师成立之初,叶飞、陶勇和王必成分别担任了三个旅的旅长。自那时起,他们便伴随粟裕南征北战,直至解放战争的胜利。
陶勇英勇善战
陶勇成为粟裕部下的一位勇猛战士。在黄桥决战等多次重要战役中,他英勇无畏,粟裕对其赞誉有加,称有陶勇这位猛将相助,自己便无需担忧。陶勇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屡建奇功,对华东野战军的胜利作出了显著贡献。
王必成冲锋在前
1939年年末,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正式组建,王必成随之成为粟裕指挥下的杰出战将。在解放战争阶段,他所率领的6纵队,被粟裕视为关键的锋刃部队。到了1958年,当粟裕遭受公开批评时,王必成迅速站出来,成为首位公开表达支持的人,并强调粟裕在战略规划上的果断与大胆。
华野内部支持
在华野的十几个主力纵队中,叶、陶、王三人堪称粟裕坚定的拥护者。在多次战役中,粟裕将艰巨的战斗任务委托给他们,他们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了任务,为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陈毅全力维护
陈毅对粟裕的支持坚定不移。在1947年华野组建初期,陈毅便向山东的同志们介绍了粟裕的辉煌战功,并建议他们加强与粟裕的交流。随后,粟裕负责华野的军事事务,陈毅始终给予他全力支持,并对那些对粟裕有所抱怨的同志提出批评。
建国后情谊深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与粟裕保持了亲密的友谊,并进一步结成了姻亲关系。在1958年召开的军委扩大会议上,陈毅以独特的方式对粟裕提供了支持。他秘密地协调各部队的运作、保障后勤供应,旨在维护粟裕在华野的领导权威。
在众多华野战役中,人们普遍关注粟裕的指挥才能,试图找出哪次战役最能展现他的军事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