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雕塑陈列馆麦积山石窟艺术展开展!你还不赶紧来看看?
7月21日,上海宝龙美术馆热闹非凡,一场主题为“穿越时空的凝视:麦积山石窟艺术的千年回响”的特别展览隆重开幕。麦积山享有“东方雕塑陈列馆”的美誉,此次展览通过展出泥塑雕像、洞窟复制品以及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实现了对麦积山石窟艺术的古今对话,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
特展基本信息
宝龙美术馆成功举办了以麦积山石窟艺术为主题的特别展览,该展览是该馆年度展览中的重要活动。展览共展出了137件精心挑选的麦积山石窟艺术品。展品涵盖了泥塑佛像、洞窟壁画、石雕造像碑以及泥塑残件等多种艺术形式。该展览分为“凿山为境——麦积山石窟艺术的精神呈现”、“有相美学——麦积山石窟艺术的演变与传承”等四个主题区域,其目的是全方位地呈现麦积山石窟艺术的独到魅力。
知名佛造像展示
展厅中央安置着一尊面容和善的小沙弥塑像,虽然属于复制品,却无疑是麦积山石窟内最为著名佛像之一,其出自133窟。133窟亦别称“万佛洞”或“碑洞”,在麦积山石窟中以其广阔的空间、丰富的内容和众多的精品而显著。该小沙弥雕像位于133窟内部,其背后陈列着“释迦会子”的复制品,这一作品充分展现了宋代雕塑艺术的特色,同时融合了多种精细的浮雕制作技艺。
珍贵壁画呈现
南北朝时代,麦积山洞窟中的壁画代表了该时期的艺术成就之巅,尽管现存作品数量有限,但它们的价值不容小觑。在展览中,复制的“睒子本生”壁画凭借其较大的尺寸和鲜明的特点,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的目光。画面上,山川河流与树林巨石的布局以及绘画技巧在中国早期山水画领域独树一帜,具有显著的艺术鉴赏和研究价值。此外,主办方还分享了麦积山石窟中“薄肉塑”飞天故事的细节。
西魏造像亮点
123号洞窟于西魏时代被挖掘而成,位于石窟西壁的最高部位,是麦积山区域西魏时期保存最为完好的造像洞窟之一,且未曾受到后世修复的干扰。洞窟内部的造像被赞誉为“东方美人”,展现了西魏时期泥塑佛像艺术的巅峰水平。该洞窟由前室与后室构成,前室因坍塌仅存一尊力士造像,这一特点成为了麦积山地区现存北周时期的独特范例。
复制窟展示特点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副书记付文伟提到,麦积山石窟中的大部分洞窟面积较小,与敦煌、云冈石窟的宽敞空间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游客可以自由步入。尽管在此次复制的洞窟展览中,观众无法亲自进入这些小洞窟进行实地考察,但他们仍能近距离感受到麦积山石窟的独特魅力。
文化延续意义
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的员工李玉玲提到,麦积山石窟中的泥塑作品体现了文化的延续性。此次特别展览不仅展示了艺术杰作,还凸显了文化传承的价值,让更多人得以深入了解麦积山石窟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
麦积山石窟历经千年依旧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在此次特别展览中,这种魅力得到了淋漓尽致地呈现。你是否也被这种穿越时空的艺术力量所深深打动?在此,我们诚挚邀请您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观感。同时,也请您别忘了为这篇文章点赞并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