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这波移风易俗操作太牛!丧事省3万彩礼降七成?
实施移风易俗措施对减轻基层群众经济负担和提升农村文明程度产生了重要影响。近期,记者对广西部分地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发现该地在移风易俗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村民的经济压力明显减轻,农村的文明气息逐步浓厚。
试点工作启动
2023年4月,广西在30个县(市、区)启动了移风易俗“五个统一”试点项目。该项目涵盖了统一操办规模、宴席标准、服务团队、礼金最高限额以及监督管理等多个方面。该举措旨在将婚丧礼俗改革与乡村文明建设相融合。通过这一措施,旨在从制度层面规范婚丧事宜,为乡村文明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初期推行困境
李海波指出,在移风易俗政策初见成效之际,部分村民即便面临经济压力,仍表现出抵触情绪。村庄要求党员干部及村民代表带头精简办事流程,以营造正面的社会风尚。然而,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并非短时间内可以扭转,这给工作的推进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观念逐步转变
村干部帮助民众进行财务计算,促使大家深刻认识到奢侈浪费和额外开销的严重后果。目前,党员干部及村民代表在举办宴会时,普遍将宴席规模限制在10桌以内,彰显了正面的示范作用。在他们的引导下,多数村民已开始转变观念,尽管如此,仍有少数人暂时未能适应这一转变。
规范操办效果
许彩昱,作为那坡县文明办主任,提出,以往丧葬事宜主要由“道公”主持,整个过程需时5至7天,并且费用不菲。如今,当地正对“道公”进行引导,有效缩短了丧事办理时间,降至1至3天。以坡荷乡的弄耀村为例,该村推行了“四菜一汤”的素食标准,使得每桌费用从500元降至180元。
志愿服务助力
那坡县组建了多支服务队,其中“红白事志愿服务队”提供全面服务。在弄耀村,村民李某不幸去世,该服务队协助家属购置食材,此举为家属节省了2.3万元费用。田东县祥周镇的模范村通过执行“统一监督管理”策略,成功将喜事宴席数量和礼金支出削减了一半。
党员带头示范
党员干部是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关键群体。他们带头抵制陈旧的不良习俗,推崇文明的新风尚,并努力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行为显著促进了工作的进展。同时,各地也实施了多元化的策略以加速工作进程,这其中包括优化村规民约、实行积分评比制度等措施。
公众普遍关注移风易俗推进的相关问题,其中诸多方面亟待进一步优化。我们热切期待各位专家和读者分享自己的观点,并留下宝贵的评论。在此同时,我们也诚挚邀请大家为本文点赞并予以转发。